不同光源有各自的光質,肉眼很容易辨認,例如黃昏時的暖調自然光與強力探照燈雖然都是黃色光線,但照射在物體上所呈現出來的感覺便極為不同,於是光線的色溫、照度變成了影像的內涵。
光線與色彩
底片表面塗佈的銀鹽乳劑或數位相機裡的感光元件,對光線的顏色與明暗反應,與人類肉眼有段不小的差距。人們眼中所能同時分辨的影像明暗程度,遠大於現在所有的感光元件與軟片,所以拍攝時控制「反差」是重要的第一步,也就是讓畫面中最亮和最暗的差距不要超過能被記錄的極限,至於極限有多大?準確的說,大約5級光圈。
此外,物體表面對光線的反射性也不相同。如相同強度的光照下,白紙會反射大量光線,因此被稱為「白色」,而木炭幾乎不反射光線,所以被稱為「黑色」;這也就是為何在拍照時需要額外做曝光補償,以避免太暗或太亮。
日出與日落時,因為陽光以斜射的角度照射地表,因此必須通過比直射時更厚的大氣層厚度,才能到達地面,而這些大氣已將某些較短波長的光線(藍、紫外光)散射,於是天空的顏色看起來較鮮黃溫暖,光線也較為柔和。反之,當太陽逐漸升高後,陽光進入大氣層的傾斜度減小,受到過濾的程度也較小,波長較短的藍光就逐漸容易察覺,因此天空的顏色也就變為藍色。
日正當中時,陽光在地球赤道附近幾乎以直射的角度照射地面,若無雲層遮蔽時,此時光線最強烈,紫外光充滿整個天空,雖然肉眼不可見,但一般彩色軟片或感光元件卻此非常敏感,所以接近正午拍攝的照片容易偏藍。不僅如此,來自頭頂的直射光最容易造成深黑的陰影,以致於容易出現令人滿意的反差。
午後的光線變化與早上相反,天空中有些雲層時會比晴空萬里有更多樣的色彩,因此令日落時才看得到色彩繽紛的晚霞。至於夜晚來臨時,太陽在地平線以下,此時的自然光為月光,雖比陽光微弱,但只要沒有其他人工光害影響,經長時間曝光後,天空也會在底片上呈現清澈的藍色。
什麼是色溫
光線波長決定了光的顏色,在攝影術語裡描述光線的顏色便是「色溫」,但不同色溫的光線肉眼不見得能分辨,也許有時看起來是白色的光線,但在底片上卻呈現藍色,這是很常見的情形。色溫由低到高逐漸由紅色、黃色、白色而變為藍色,其單位是「Kelvin」(絕對溫度),通常以K來表示,而攝影的標準白色光為5500K。
光線的變化
任何人工光源都比不上自然光的光質,只是自然光的變化太多,且不能加以控制,故攝影者必須知道如何利用自然光最佳的時段。
自然光最大的變數來自光線方向,這將影響光線的質感與色彩,而這些條件又受到季節、時段和天氣等因素左右,甚至緯度、海拔高度在極端狀況下也會影響,如極地、高空等。不斷變化的雲層、天氣不但會改變自然景象,同時也不停地過濾、漫射,或反射來自太陽的光線,故這些千變萬化的效果就不斷挑戰我們的攝影技巧,如構圖、測光等。
例如天空中佈滿雲層時,陰影邊緣顯得不明顯,雖然光質平淡不討喜,但陰天柔和的光線常能將細節複雜的山谷地形表現出來。事實上一幅出色的攝影作品不見得要有最正確的曝光,但巧妙的運用自然光源或人工光源則不可或缺。
在攝影中,除了大自然的陽光、月光外,其他光線都是人工光源,彼此間的光質、色溫、強度都不盡相同,有些是攝影專用的燈光,有些則不是。基本上由於攝影專用燈具以外的其他光源不能被控制,因此它們的主要問題包括強度微弱、高反差、奇怪的色調等。有時狀況單純,但很多時候上述問題卻會同時存在,因此大大地增加攝影的困難。攝影專用的燈具大多能控制強弱與方向,而其他的光線,如街燈、車燈、燭光等雖然無法控制,但只要善加利用,有時也能得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因應不同光線的對策
如果可用光線微弱,為了得到適當曝光,將限制了底片、感光體的ISO、鏡頭、快門和景深的選擇。在這樣有限的條件下,通常總需要做若干的畫質犧牲,以取得可接受的照片。
由於光線條件千變萬化,因此衍生了各式不同配備與器材供攝影者應用。大光圈鏡頭雖然較能在弱光下使用,但不僅重量大且價格昂貴,另一方面在拍攝時若鏡頭光圈愈大則景深愈淺,同時手持拍攝也容易產生晃動。所以使用腳架可長時間曝光而不造成畫面晃動,但腳架本身會造成攝影者的額外負擔,重量輕又夠穩的腳架價格不低,不過使用腳架總是能解決光線不足的問題,又能夠兼顧景深,因此某些場合若沒腳架便無法拍攝,如夜景或昏暗的溪谷。
高感度底片也可應付光線不足的場合,最常見的高感度底片有200、400、800度等。感光度愈高就愈有利於手持拍攝,但缺點為畫質愈粗糙,且反差較大,因此若非必要,否則盡量少用為宜。使用較高級的數位相機在此時就凸顯出其好處,不僅畫質比軟片細緻,即使用高感度拍攝也不太會出現雜訊,且能隨時任意改變感光度及色溫(K值),較容易拍出滿意的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