戶外活動遇到野蜂的處置
從事非海上戶外活動,多數陸上戶外活動最易碰到的危險動物,並非毒蛇、虎頭蜂,而是野蜜蜂。一般所謂的野蜂,分為兩大類,第一類屬人類馴養的蜜蜂,因常接觸人類,已無野性,叮人的情況較少。但飼主若管理不慎,致使蜂后飛到野外另行築巢,就會變成野蜜蜂。逃逸的家蜂,在野外繁殖的世代越多,野化的程度就越高,也越容易攻擊人類。第二類稱為山峰,是真正的野蜜蜂,體長略小於家蜂,但體態略為修長,而山蜂才是它的本名。
野蜜蜂、山峰主要靠花蜜維生,蜂巢附近的每一塊土地,都有負責採蜜、收集花粉的蜂,當遊客進入範圍時,人與蜂便發生對立,只是多數人可能不察。守土有責的蜂會在你面前、胸口附近左右橫飛,兼雜較少次數的上下飛翔,同時發出震動翅膀的嗡嗡聲,這是警告入侵者,當然!多數人可能移動身體、揮手嚇走蜜蜂,自以為事情已了,實則不然。驅趕入侵者無成的野蜂,不會因此罷手,等你停下來休息、活動,牠開始靜靜地停在你身上,可能為了吃食衣服上的鹽分,而神鬼不覺地在衣服上爬來爬去,然後爬到肌膚上,大口舔鹽。當你感到皮膚有點癢,卻沒注意地隨手一掌拍去,那就會換來被叮咬的疼痛了。於是毒針刺入肌膚,毒囊連著毒針與身體分離,但毒囊還持續蠕動,將毒液注入您的身體。摘除蜂針最好用鑷子,不能擠壓到毒囊,要從毒囊與針連接處夾住毒針摘除,以免誤壓毒囊,將更多的毒液擠入體內。
野蜂的習性
目前台灣各地野蜜蜂的數量,遠比山峰要多,野蜜蜂能適應各種園藝植物的花粉、花蜜,而山峰只能利用原生種植物,在低山帶普遍開墾農用,野生林地稀少的情況下,自然大幅侷限山峰的活動範圍與族群量。一般而言,山峰對人類的好奇心較低,對人類多採取逃避態度,因此尚沒有發覺山峰會對人類採取類似野蜜蜂驅趕、警告人類的行為。故當您抵達活動地時,若發現有野蜜蜂對您採取警告行動,第一要務要就是停止一切動作,然後緩緩轉動身體,注意附近有無蜂窩。野蜜蜂的蜂窩可能在高樹幹上、樹根基部的裂縫,可能在地面、峭壁的石頭縫,甚至在有人、無人的住宅屋簷、牆壁等。如果靠近蜂窩,特別是秋天,正值新蜂后外出獨立築巢,此時蜂巢尚未完成,群蜂正處於無巢保護蜂后的緊張期,蜂群易受驚,最可能被蜂群叮咬。
確認附近無蜂巢後,再看看週遭植被的花朵多不多,因為蜜蜂能夠記憶開花植物的詳細位置,每天日出到日落的時段,蜂群會前來採蜜,如果把採蜜的蜂撲殺,不久仍有其他的蜂替代前來。因此若非得選擇該處,則只好將花朵採除,蜜蜂一看無花朵,頂多每天早、午派蜜蜂前來查看,對人的騷擾便降低。若附近無開花植物,只是例行巡邏的蜂,可用細目抄網將飛近的蜂罩住往地面壓,並以折成兩折的濕潤毛巾朝網內的蜂拍打,以絕後患。
野蜜蜂很少像虎頭蜂般主動攻擊,但聽過一個有趣的例子,搏君一笑。某位釣友迷信加糖的餌,對鯉魚有神效,而野蜜蜂對這份很甜的餌趨之若鶩,紛紛停在釣餌上大啖,這位高手眼盯浮標,左手不自覺搓起餌來,沒想到卻搓到蜜蜂而被叮得哇哇大叫,食指腫得比大拇指還粗!
目前無法確認野蜜蜂、山峰的種類,野蜜蜂可能為亞洲共通種,拉丁學名:Apis cerana,也有可能為引進的歐洲種蜜蜂(A. mellifera),山峰的拉丁學名:Colletes collaris。筆者目前並無法收錄任何關於山峰的叮咬紀錄,但關於野蜜蜂的叮咬紀錄有六件,發現可能隨地區蜂群、種類的不同,或被叮咬者的體質、部位不同,出現不同的中毒反應。其中三例使用樟腦油塗抹,只消除患處的疼痛感,沒有明顯消腫作用,推測可能因樟腦油的作用使毒性發生改變,讓患處變成持續搔癢,而非未經用藥者持續腫痛。顯然目前對野蜂叮咬的急救醫療還有待加強,讀者碰到野蜂,應避免叮咬才是上策。